2024年12月4日,第十二届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数学院”)“火花杯”辩论赛决赛在南楼N219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次“火花杯”辩论赛紧扣时事热点,围绕用户对于社交媒体数据的完全删除权这个话题展开激烈辩论。参赛选手们从用户隐私权,平台的设置与运营,完善立法和加强监管等多个角度轮番发起交锋,展示了严谨的思辨精神、实事求是的作风和数学院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火花杯”辩论赛是由数学院党委主办,研究生部、团委、研究生党总支和研究生会共同承办,数学院师生共同参与的数学院品牌活动,迄今已成功举办12届,受到数学院青年学子的广泛关注。“火花杯”辩论赛通过辩论赛的方式,引导青年学子加深对社会与人生的思考,在观点交锋中凝聚青年学子共识,在未来的学习和科研工作中笃定前行。
本届决赛,我们荣幸地邀请到数学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王敬泽书记、数学研究所黄祥娣研究员、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骆顺龙研究员、系统科学研究所王珏研究员以及计算数学研究所所长郑伟英研究员共同担任评委嘉宾,数学院研究生部主任、研究生党总支书记刘霞老师指导观赛。
辩题:用户对于社交媒体数据应享有/不应享有完全删除权?
正方是应用数学所代表队,选手分别是李予欣(一辩)、陈健锋(二辩)、陈天寅(三辩)和尹钱保(四辩)。
反方是计算数学所代表队,选手分别为曹文婷(一辩)、刘亚琛(二辩)、叶源达(三辩)和胡威(四辩)。
立论环节:
正方同学认为通过建立完全删除权,我们赋予了个人对自己已提供的信息数据仍有掌握和删除的权利,让信息数据主体参与到对自己数据保护的过程中来,这是我国在信息安全保护上的重要举措。
反方同学认为完全删除权不利于打击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阻碍了真实数据价值的利用,并且不利于保护个人信息,因此用户对社交媒体数据不应享有完全删除权。
攻辩和自由辩论环节:
攻辩和自由辩论环节主要围绕证据和数据的保留、用户的使用意愿和信息安全意识以及个人信息保护的效力这三个问题展开激烈的攻辩。
针对证据和数据的保留问题,反方质疑如果完全删除数据会损失很多用以刑侦定罪的证据。正方给出回应:国家执法部门会监管和保留数据,并以相关案例说明这在我国的法律体系里也是成立的。
对于用户的使用意愿和信息安全意识问题,反方质疑正方主张的“删除权”会让平台及国家损失很多可以用以反馈用户行为、进行学习利用和改善政策服务的数据,正方对此援引调查报告指出“完全删除权”能够让用户对自己的数据安全感到安心,从而愿意使用社交媒体,才能愿意提供数据并且让数据流通,产生其价值。
最后一块交锋点是反方质疑正方主张的“完全删除权”对于个人信息保护的效力是否足够。正方援以调研报告论证其主张的政策有充足的解决问题的效力。但反方针锋相对地指出当今社会钓鱼链接对数据泄露有很大的影响,认为赋予删除权会让钓鱼链接更加猖獗。
赛果与评委点评:
反方计算数学所代表队卫冕冠军,正方应用数学所代表队获得亚军。正方三辩陈天寅同学和反方四辩胡威同学凭借出色发挥荣膺“最佳辩手”称号。赛后,骆顺龙研究员、郑伟英研究员、王珏研究员和黄祥娣研究员分别为计算数学所代表队和应用数学所代表队颁发冠亚军奖牌与奖杯,王敬泽书记为两位最佳辩手颁发奖牌。
评委老师们对双方辩手的精彩发挥给出了高度评价。王敬泽书记指出最佳辩手担任主席是辩论赛的亮点,并希望辩论赛队员将常规技巧传承下去,将团队协作精神发扬光大。骆顺龙所长指出此次辩论赛题的现实意义重大,辩论赛立场无直接对错之分,建议参赛选手选择共同的参照物进行攻辩。郑伟英研究员对辩论赛队员表达高度认可:台风稳、口才好、逻辑严密、温文尔雅,期待数学院与社科学院之间展开较量。王珏研究员结合社交媒体数据泄露实例,建议参赛选手辩论时要加上时间概念,使辩论更趋严谨。黄祥娣研究员指出无论从法律层面还是道德层面,反方都占据制高点,但正方进行了充分的反击;但在一些观点上缺乏深刻性,比如法律层面既有程序正义又有结果正义,也缺少利益方面的内容。评委老师们的谆谆教诲伴随现场意犹未尽的热烈气氛,共同为本届“火花杯”辩论赛画上圆满的句号。
至此,为期一个月的第十二届“火花杯”辩论赛顺利落幕,我们向参与比赛的每一位辩手、评委嘉宾以及幕后默默付出的全体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明年见~
https://mp.weixin.qq.com/s/3vpMJF410CrFRimnCKpQZA